Wang Ruoshui

wpe11.jpg (2059 bytes)

 Resume
简    历

Writings
著    作

Obituaries

讣    闻

Photographs
图    片

Interviews
访    问

Condolences
吊    唁

Commemorating纪   念

Home

首    页

 

Commemorating

纪   念

王若水

南方周末    2002-12-26 14:22:29
面孔2002年末特刊怀念
(1926-2002.1.9,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周瑞金

  王若水是我心仪的老师。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在大学撰写论文时,他
的著作就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他又是我前任的同事。1993年我从上海《解
放日报》调到《人民日报》工作时,接任的正是10年前王若水分管理论、评
论的副总编辑职务。清癯斯文、坦诚谦和、深思静虑、见解深邃,这就是与
他见面交谈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王若水年轻时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积极寻求革命真理,秘密加入中国
共产党地下组织。1950年他到《人民日报》从事理论宣传工作,从此没有离
开过《人民日报》。1957年4月,他为《人民日报》撰写的一篇关于“双百”
方针的社论,以及1963年撰写的《桌子的哲学》理论文章,都得到毛泽东主
席的赞扬。1970年代,他积极批判林彪集团的极“左”思潮,并上书毛泽东
告了张春桥、姚文元阻挠批极“左”思潮的状,结果招来一场千钧压顶的大
批大斗,幸而不久“四人帮”垮台。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理论工作务虚会
上,他奋起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教训是个人崇拜》的长篇发言,
全场为之震撼。1980年代,他从哲学上深入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发
表了《关于异化的概念》、《谈谈异化问题》、《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为人道主义辩护》等理论文章,向读者介绍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概念,并
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防止政治上、思想上和经济上的异化问题,宣传马克思
主义的人道主义。这个时期王若水思想活跃,结合实践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
提出了一些理论新课题。在他真正以实践为武器来检验真理、探索真理的时
候,却于1983年被免去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职务,接着又痛苦地离开
了整整赖之战斗40年的组织。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1980年代末东欧的剧变和1990年代初苏联
的解体,使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现象成为不争的事实。检验真理惟一标
准的实践,已经给20年前那场关于异化问题的争论作出了客观的结论。作为
一个理论家,王若水在80年代初提出防止异化的警世诤言,确实是难能可贵
的理论创见。
  1988年办了离休手续后,他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很快学会用电脑
写作,并继续苦学德文,倾注心力研读马恩原著。即使在患了肺癌并作了切
除手术后,仍然手不释卷,辛勤笔耕,其意志与毅力令人钦佩。我读了他部
分晚年著作,虽然对其中一些思想、观念、论断未必赞同,但我尊重他独立
思考、自由思想的权利。以他数十年所学所思积累起来的深厚理论素养,以
及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材料的充分了解,结合实践进行学术理论上
的扬弃,其中不乏科学家精湛的见解、深刻的论断和智慧的火花,这是一种
严肃的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行为。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本文原载2002年第6期《财经》杂志,
因篇幅原因,本报转载时,请作者作了修订)